关于女性产后尿失禁的相关科普(CCUSG融合科普系列)-重症超声研究组

作者:李亚梅,上海市宝山区罗店妇产科


分娩是几乎是国内绝大部分女性在人生道路上会经历的事情,分娩并不是轻松的一件事情,相反从怀孕初期至分娩后的大部分时间都伴随着母亲的各种不适及痛苦,身体情况的改变和从女人到目前的社会地位的改变,都给女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故而女性对分娩产生畏惧之心,而在国内,传统的“传宗接代”的思想也使得绝大多数女性不得不经历分娩这件事情,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渐渐认识到分娩带来的各种并发症,如产后出血、羊水栓塞、产褥感染、尿失禁、产后便秘、抑郁症等,其中尿失禁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产后并发症,部分患者经过系统正规的检查、治疗,会在短时间内好转痊愈。也有一部分患者,肌肉或者神经损伤破坏比较严重,经过系统的检查治疗,病情改善不明显,治疗周期相对较长,但也会逐渐的恢复好转。因此,大力科普宣传产后尿失禁,得到广大的孕产妇的重视,尽早近期科学的治疗,较少尿失禁的发生,提高尿失禁的治疗率,提高产后女性的生活治疗。

很多女性生完孩子之后,就会出现尿频、憋不住尿的现象,有时自觉有气体从阴道排出,很容易尿失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膀胱不能维持期控制排尿的功能、尿液不自主地流出,称为尿失禁。那么产妇为什么会得尿失禁呢?这是因为胎儿的个头可能比较大,在通过较为狭窄的产道具有困难性。当胎儿离开母体子宫,通过“骨盆下口”的环状骨骼的时候,胎儿不仅仅要通过母体去往外界的阴道,而直肠和盆膈与前方的尿道都和骨盆壁均有关联性。另外,骨盆的周围还缠绕着三条管道以及上方的骨盆筋膜对盆腔形成了有力的支撑,而随着骨盆出口被胎儿的头部挤出,这很有可能对某些部位如盆骨或筋膜产生撕裂,进而导致神经损伤,产生盆膈脱位或筋膜撕裂。这种损伤就会导致产妇产生尿失禁,由于骨盆和筋膜无法形成正常膀胱和尿道的支撑力,只要轻微的腹部压力刺激,就会导致尿液流出。产妇如果骨盆底肌肉受损,强度削弱,就会出现尿失禁。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是指腹压大于最大尿道压时,在无逼尿肌收缩的状态下,尿液不亢主地排出,多在咳嗽、运动等腹压增加时发生。往往由于分娩、产伤造成膀胱颈、尿道支撑结构破坏,尿道周围结缔组织损伤和松弛,尿道活动度过大等引起。尿失禁的产生也有多种因素:

1、生育损伤

这是造成压力性尿失禁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女性在怀孕分娩过程中所导致盆腔底部的肌肉松弛,从而改变了膀胱与尿道的正常位置,使尿道对尿液的控制能力降低。因此很多妈妈只要有腹部用力的动作(如咳嗽、大笑、跳跃、弯腰等)使腹压增加,压迫到膀胱就会漏尿。

2、激素变化

在怀孕期间,机械及激素变化引起肾脏生理变化,最常见的排尿频率和造成的应力性尿失禁。怀孕期间的其他症状包括尿急,尿失禁,尿不尽,慢流。

3、其他

在怀孕期间增加压力性尿失禁是辩称是受损害的筋膜,韧带,盆底肌肉和神经的支持的结果,控制膀胱颈和尿道。

4、高发人群

年龄大、多胎生育、多次流产、年龄较大或体形偏胖的女性,发病率较高。

这对产妇的生活和工作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产后进行身体的调理是很重要的。产妇在生产后应该要多注意卧床休息,多吃一些有助于伤口恢复的食物。并且应该多注意锻炼膀胱的肌肉。针对产后尿失禁的发生程度的不同,也有相关治疗方法,根据病情的轻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1.非手术治疗

1.1药物治疗:根据治疗药物的特性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抑制逼尿肌收缩的药物:如抗胆碱能药物、三环类抗抑郁药等用于治疗逼尿肌反射亢进或过度活跃引起的急迫性尿失禁。②增加尿道阻力的药物:如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剂,肾上腺素能抑制剂。③降低尿道阻力的药物:如受体阻滞剂,可降低尿道平滑肌的张力;多突触抑制剂可解除外括约肌痉挛。④激素:如雌激素可增强肾上腺受体的密度和敏感性,营养尿道黏膜、黏膜下组织以及盆底和尿道周围的胶原组织以增加尿道阻力,对女性产后尿失禁患者具有治疗作用。 

1.2盆底肌训练:又称为凯格尔运动。在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至少3个月的盆底肌训练可作为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一线治疗,但是需要达到一定量才可能有效,短期有效率可达 50%~75%。但是作为一种主观的运动方式,方法不容易掌握。错误的方法会增加腹压,反而加重了盆底功能的损害,所以一定要在专业康复机构和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3)膀胱训练:又称行为矫正,主要用于尿频、尿急和急迫性尿失禁的患者中。其方法是让患者仔细记排尿记录,并学会盆底锻炼,根据上周的日记固定排尿间期,在排尿间期内通过收缩括约肌延迟排尿,排尿间期每周增加 15 分钟,直至达 3~4 小时为止。

1.3电刺激:通过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提高尿道闭合压来改善控尿能力,但不作为常规治疗方法。可用于治疗压力性尿失禁和急迫性或反射性尿失禁患者。电刺激包括感应电刺激、干扰电刺激和经皮神经电刺激。电刺激的常见部位有阴道、会阴、直肠胫后神经及骶孔神经根处。

1.4尿道填充剂治疗:尿道填充剂侧重于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治愈率可达25%。尿道填充剂可以扩张尿道黏膜下层,从而增加对尿道腔内的压力。常用的填充剂有:牛戊二醛交联样胶原、碳表面锆珠、聚四氟乙烯、透明质酸、聚二甲基硅氧烷、二甲亚砜、自身组织(脂肪、软骨)。非手术治疗具有风险小,并发症少等优点,是尿失禁患者的首选。

  2.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治疗尿失禁是为了抑制逼尿肌反射亢进或过度活跃、增加或降低尿道阻力、加强盆底的支撑。

2.1抑制逼尿肌反射亢进或过度活:①神经阻滞或切断术。②膀胱周围神经剥脱术。③严重患者考虑尿流改道。④膀胱扩大术治疗膀胱顺应性低及小容量的患者。

2.2增加或降低尿道阻力:①增加尿道阻力的手术:包括尿道延长或折叠术、人工尿道括约肌置入术。②降低尿道阻力的手术:包括膀胱颈部切开术、尿道狭窄行尿道内切开术等。

2.3加强盆底支撑:手术方法很多,但基本术式有以下四种:①针悬挂术:即用特殊的带线针在耻骨上区通过皮肤进入阴道,复位或提起膀胱颈和尿道。②悬吊手术:将各种材料(如自体筋膜、合成物等)经手术置于膀胱颈后作为支撑或腹压升高时作为尿道的压迫物。可经阴道切口或开放手术及腹腔镜进行。③开放手术或阴道悬吊术。④经腹腔镜手术:基本手术方式与上述相同,只是利用腹腔镜对上述三种手术进行改进。  

由于手术治疗方法引发并发症的可能性较大,同时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而非手术治疗方法具有风险小,并发症少的优点,所以非手术治疗可以作为女性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最佳治疗方法。


  作者简介:李亚梅,本科学历,妇产科副主任医师,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29年,医政管理工作12年。擅长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承担局级以上课题3项,各类期刊杂志发表论文17篇。

(发布日期:2022年9月11日)

收藏

重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