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跬步千里】推荐根据不同药物的特点,阶梯选择以阿片类药物为基础的镇痛策略 Part2
重症后管理
临床场景:
患者A,男,35岁,双侧多根肋骨骨折,骨盆骨折,全麻下行肋骨固定术、骨盆内固定术后转入ICU,予以瑞芬太尼0.1ug/kg/min镇痛,丙泊酚2mg/kg/h镇静治疗,HR 122次/分,BP 144/100 mmHg ,CPOT评分4分,RASS评分-3分。
第一题是一个调查类的题目,主要了解一下读者们在临床工作中常用的阿片类镇痛药物。
常用的镇痛药物主要包括阿片类镇痛药物和非阿片类镇痛药物,重症患者首选阿片类药物进行镇痛治疗,阿片类镇痛药物是一类通过激动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 μ、κ 和 δ 阿片受体而发挥镇痛作用的药物,包括μ阿片受体完全性激动剂、部分激动剂、阿片受体混合激动-拮抗剂、复方阿片类镇痛药物,临床可用于中、重度癌痛等的治疗。
阿片κ受体激动剂如纳布啡、喷他佐辛等,可镇痛、镇静,不会诱导过度兴奋/成瘾、呼吸抑制或胃肠道功能抑制,可用于多种内脏痛。
阿片 δ受体与脊髓镇痛(对外周镇痛可能更重要)、镇静、缩瞳、心血管兴奋作用有关,可调控μ受体活性。
阿片 μ 受体激动剂如吗啡、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羟考酮、曲马多、芬太尼、丁丙诺啡等,镇痛作用强,是ICU常用的镇痛药物,我们的小调查也能得到同样的结果。但其亦有呼吸抑制、成瘾等不良反应。常见的阿片类药物分类见下表。
分类 | 药物 |
μ受体激动剂 | 吗啡、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美沙酮、哌替啶、羟考酮 |
μ、κ受体激动剂,δ受体拮抗剂 | 丁丙诺啡 |
κ受体激动剂、μ受体阻断剂 | 纳布啡、喷他佐辛、布托啡诺、地佐辛 |
第二题临床场景中,患者心率快,血压高,RASS评分合适,CPOT评分属于中度疼痛,初步判断应为镇痛不足导致的生命体征的改变,应加深镇痛,因此第四个选项暂不考虑。目前瑞芬太尼剂量已经很高,再增加此药物剂量镇痛效果不会增强,反而会较多副作用(痛觉过敏、呼吸抑制、成瘾等),因此第一个选项不正确。重症患者应根据其预期的疼痛程度、镇痛起效速度和维持时间、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为制定个体化镇痛方案,该患者多发创伤,疼痛较明显,需加强镇痛,目前阿片类药物剂量已经很高,应联合非阿片类药物及非药物镇痛措施,通过协同作用增强镇痛效果,同时减少药物副作用,因此第三个选项正确,大多是读者也选择了这个选项。
杨韵沁、张大倩、李明睿
陈焕、刘丽霞
CCUSG宣传组
重症相关
重症超声研究组(CCUSG)是重症超声领域最大的非盈利医学学术组织,由北京协和医院牵头,联合包括清华大学华信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京同仁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等于2013年成立。CCUSG最早建立了重症超声基础培训体系,并随后创建了基于重症超声的重症课程,形成了包含二十余套课程在内的完善的重症超声培训体系,逐步构建从临床医学、教学实践到科研在内的重症医学全方位架构。
快速导航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