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对 CCUSG 说】作品展,第九届重症超声年会 | 上海交大附属仁济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重症医学科 艾田逸医生
的声音
各位同道、老师大家好,
我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重症医学科的艾田逸医生。
重症超声在最初的时候也经历过怀疑。很多人认为它算不上是一门新的技术。它的图像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也比不上磁共振或者是CT这样传统的影像学技术。更何况是要让我们非专业的重症医生来解读这些图像,并用于指导临床工作,这看上去似乎有些不务正业。
然而我始终认为“重症超声,重症为先”是这项技术能够大放异彩的核心理念,也是有别于传统超声检查的基本逻辑。
事实上,重症超声在我眼里并不是一门影像学技术,而是一种临床思维技术。
基于它的特点,首先在技术上,我们能够在床旁实时快速的获取动态的影像学资料,用于辅助判断患者的临床状态和问题。更是因为能够这样直观地看到每一个器官、每一束血流、每一帧运动,而使我们的临床思维从纸上谈兵变为了运筹帷幄。
就拿我自己来说,以前每次思考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到底哪里出了问题?我总是需要在脑海里凭空的模拟出其运作的模型,又或者是拿出纸和笔画一画来帮助自己思考。
但是,借助重症超声的力量,我不仅可以立刻去用肉眼看一看,同时在思考的过程中也不再是凭空想象,而是实实在在地知道那些器官血流是怎样运作的?血流是从哪里进去的?又是从哪里出来的?我想,这就是重症超声给我们带来的最直接的帮助。
那另一方面,随着对重症超声越来越多的理解和更多的使用经验,我们开始对患者其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都有了更多元和更多角度的判断。
事实上,我们知道虽然疾病的起因往往是一元的,但引起疾病的机制却是多元的。例如,休克无论是分布性、梗阻性问题,还是泵功能的损伤,绝对容量的丢失,归根结底是因为机体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利用足够的容量。
但是,临床上想要在最短时间内做出准确的病因判断,想要在疾病的发展中寻找到变化的原因,想要在治疗的过程当中感受到治疗的效果,都需要借助重症超声带给我们技术上和临床思维上的助力。因为只有从更多维度的观察疾病,才可能全面的了解疾病。
有句话说得好,人永远无法想象出自己从来没有见到过的东西。重症超声,所见即所得,让我们看到了活生生的器官运动、血流动、液体分布,让这些抽象的东西具象化。
当然,凡事都有自己的缺点,重症超声的基础依然是影像学技术,这就需要我们通过自己的双手来获取图像,用眼睛来观察问题,用头脑解读参数。所以,往往在很多时候,我们会受限于患者的体位,他的身体条件以及自身技术的熟练度等等的问题。无法做到那么准确的判断和解读,使这门技术的运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但是,正因为如此,才要求我们每一个重症超声的参与者都对自己的技术精益求精,永远不能懈怠于练习,永远不能脱离患者和疾病本身。其实,这也是对重症医学这门学科的一个基本要求,两者是殊途同归的。我们主任总是跟我们叮嘱的一句话:一定要去床边看病人,重病人一定要守着。重症超声也是如此,在床边多看、多练、多思考,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重症医生。
这就是这些年来我对重症超声的理解和看法。
谢谢大家!
重症相关
重症超声研究组(CCUSG)是重症超声领域最大的非盈利医学学术组织,由北京协和医院牵头,联合包括清华大学华信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京同仁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等于2013年成立。CCUSG最早建立了重症超声基础培训体系,并随后创建了基于重症超声的重症课程,形成了包含二十余套课程在内的完善的重症超声培训体系,逐步构建从临床医学、教学实践到科研在内的重症医学全方位架构。
快速导航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