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笃行】左室流出道血流的测量误区

前言
左室流出道(LVOT)直径及血流的准确测量对评估主动脉瓣狭窄、左室收缩功能及血流动力学至关重要,但实际临床操作中易出现多种误区,可能导致流速和流量计算的偏差。本次力学笃行将为大家详细阐述相关操作的误区及如何避免。
回顾:正确测量方法【力学笃行Thu】VTI的测量及CO的估算

取样位置错误
错误:脉冲多普勒(PW)取样容积偏离LVOT近端(如位于主动脉瓣口或远端),导致流速被低估或受湍流干扰。
正确:彩色多普勒引导下,PW取样框应置于主动脉瓣下1 cm的层流区域(心尖五腔切面)。


频谱形态判断错误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LVOT频谱呈“匕首”形(收缩晚期流速骤升),与二尖瓣反流的“倒匕首”形频谱区分。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和主动脉瓣重度狭窄(AS)均可以导致LVOT压差增大,但二者在主动脉多普勒频谱上形态不同。HOCM由于SAM现象,导致LVOT频谱呈现“匕首”形(下图黄色波形),而AS频谱则呈现“抛物线”形(下图黑白波形)。


标尺选择错误
标尺范围过大会导致频谱压缩,难以识别峰值流速,过小会导致频谱截断。操作过程中应根据预估流速调整标尺(LVOT正常流速通常为0.8~1.3 m/s),建议可设置标尺为0-2m/s。

动态流出道梗阻误判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静息状态下LVOT流速正常,但应激时显著升高,易漏诊。应行Valsalva动作或运动负荷超声,观察流速变化。

CCUSG宣传组编辑
重症相关
重症超声研究组(CCUSG)是重症超声领域最大的非盈利医学学术组织,由北京协和医院牵头,联合包括清华大学华信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京同仁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等于2013年成立。CCUSG最早建立了重症超声基础培训体系,并随后创建了基于重症超声的重症课程,形成了包含二十余套课程在内的完善的重症超声培训体系,逐步构建从临床医学、教学实践到科研在内的重症医学全方位架构。
快速导航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