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笃行】经胸心脏超声确定中心静脉导管位置

中心静脉置管(CVC)已成为危重症患者管理的常规和重要干预措施,用于获得血流动力学信息,血管活性药物和液体的管理等。为了安全起见,在使用导管输液或给药之前,通常需要确认其位置并排除医源性气胸。另外,CVC位置的确定,对于能否获得准确的血流动力学信息至关重要。
临床医师大多根据个人经验来决定置管深度。有研究指出,根据中心静脉置入点到远端上腔静脉(SVC)的平均距离,置管深度应该是右锁骨下静脉14cm,右颈内静脉15cm,左锁骨下静脉17cm,左颈内静脉18cm,但仍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当中心静脉导管放置过深时,可能导致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心律失常、心脏穿孔和心包填塞。然而导管尖端位置过浅时,CVP测量的绝对值不准确,且深静脉导管容易滑出或导管的侧孔移位至皮下,引起药物外渗、出血等。所以,由于尖端任何不恰当的位置都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在使用前检查所有CVCs的尖端位置是必要的。
传统上,经常通过胸片(CXR)来确定导管尖端在上腔静脉的正确位置。右心房(RA)与上腔静脉交界处(约为隆突)被认为是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导管尖端的安全位置(图1),导管长轴平行于上腔静脉,以便正确测量CVP。但是,CXR有时很难准确地确定SVC-RA交界处的位置。

图1

另外,CXR的劣势在于增加了医疗花费,需要额外的设备或人员,使患者以及医护都会暴露在辐射中,并延迟了导管的使用。

多项临床研究以及meta分析已证明,床旁超声引导下的CVC确认是可行的、快速的、准确的,诊断与CXR确认相似。减少了床边CXR的使用,缩短了CVC的使用时间,利大于弊。
超声引导下血管穿刺置管技术在【力学笃行】超声引导下血管穿刺(Part 1)以及【力学笃行】超声引导下血管穿刺(Part2)中已做过详细介绍。
本期力学笃行将介绍床旁超声如何确定导管位置。
第一步  CVC粗略位置的确定:
在锁骨下静脉置管过程中,存在导丝进入同侧颈内静脉的可能性,如不能及时发现,将会导致导管尖端置入颈内静脉(图2),影响血流动力学的监测。

图2

在置管过程中直接使用超声对颈内静脉进行扫查,可快速除外调整导丝或导管的位置。(图3)
图3

 (颈内静脉置管时也可能发生导管或导丝进入同侧锁骨下静脉的可能,但相对来说发生率较低,同样可使用此法来识别
第二步  导管深度位置的确定(尖端位置)
方法1:气泡试验  
床旁超声引导方案通过以下步骤来评估CVC的位置:确认静脉放置深度并排除导管错位。
1. 取剑突下或心尖四腔切面,迅速向导管远端腔内注入10ml生理盐水,如果2秒内右心房出现湍流,即“漩涡标志”,则确认放置位置在上腔静脉或附近。
2. 查看患者导管位置同侧/对侧的颈部血管(颈内静脉和颈动脉),迅速向导管注入10ml生理盐水。在此步骤中,颈内静脉或颈动脉不应观察到旋流迹象。如果存在,这可能表明导管尖端位置不正确。 

方法2:

经剑突下双腔切面显示上腔静脉-右心房交界处:注射搅拌盐水后立即出现上腔静脉层流,确认CVC尖端正确位置。

方法3:
是通过经胸心脏超声确认中心静脉导管放置的一种实时应用的新方式,源于文献:Raman Dileep,Sharma Manish,Moghekar Ajit,et al.Utilization of Thoracic Ultrasound for Confirmation of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Placement and Exclusion of Pneumothorax: A Novel Technique in Real-Time Application.JOURNAL OF INTENSIVE CARE MEDICINE.2019;34 (7):594-598.doi:10.1177/0885066617705839
节选主要步骤如下:(附演示视频)
1.操作医师在常规消毒铺巾后预先将导丝插入导管,直到导丝的J型尖端刚好可见(2-3mm),其J型弧度完全在远端导管尖端外,保留在导管轮廓外的导线长度使用导线上的标记。
2.常规使用超声引导的方式进行穿刺置管的操作。穿刺针插入导丝时,一旦确定导丝进入血管,更换为心脏探头,取心尖四腔心切面,在右心室寻找导丝。如果看不到导丝,操作继续进行,随后进行胸片以确认导管位置。如果在心腔内可见导线,则使用Seldinger技术将导管插入导线上。
3.导线在导管外缩回到预先测量的长度。这确保了导管尖端和导丝J型尖端彼此接近,从而使导管尖端在超声心动图上易于可见。
4.下一步进行一个渐进的“回拉”导管的动作。在超声直视下,导管和导丝逐渐一起缩回,直到两者“完全消失”进入SVC。然后将导丝收回。此时,在固定好管线并放置适当的敷料后,即可终止操作。


张大倩、杨韵沁、李明睿
陈焕、刘丽霞
CCUSG宣传组

收藏

重症相关